4月初,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一项客车行业的重磅节油技术——金龙智慧驱动控制系统(以下简称“智驱”)在这里发布。参加会议的,除了大金龙的客户、经销商代表,还有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邹虎啸、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克强等业界专家。
他们来参会的目的各有不同。经销商和用户看中的是这套系统带来的10%的节油率,这个效果对于任何客车用户来讲,都是致命诱惑;李克强教授看中的则是车联网技术带给营运车辆的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化,因为它第一次把对车辆的控制深入到发动机的核心。
在业内专家看来,以“智驱”为代表的大金龙一系列新技术不但在行业领先,而且为大金龙未来的市场竞争打开一片天地。
李克强说:“大金龙是国内对车联网技术应用理解最深入的汽车企业,‘智驱’技术完全与国际接轨,开启了车联网应用新篇章。”
在国内客车行业,大金龙并不是最早介入车联网的企业,却为何能在车联网技术上一跃而起,获得行业专家的肯定?大金龙近2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事情还要从2010年说起。
新团队开拓新技术
考虑到行业快速发展和应对未来竞争的需求,大金龙管理层决定在2011年设立新科技研究发展部,由年轻的博士陈晓冰带队,陈晓冰曾经在专门从事GPS研发的企业中工作多年,有10年汽车电子研发和产品化的经验,是十分合适的人选。在此之前,这个部门只是大金龙技术体系下的一个课室:技术储备课。新科技研究发展部成立时,连陈晓冰一起只有3个人,但是在陈晓冰的带领下,新科技研究部迅速壮大起来,并且按照既定的规划展开一系列的课题研究。陈晓冰告诉记者:“同质化严重,恰恰给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了机会。我认为,通过新技术与传统客车技术的融合,大金龙完全可以做出差异化的产品。”
新技术研究发展部成立时,大金龙在市场上面临很大的压力。竞争对手的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大金龙的新产品研发又进展很慢,产品卖点少,竞争力不强。很快,新技术研究发展部就孵化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并不断被植入到车型上面,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局面。
2011年11月,大金龙正式宣布在国内市场10米以上公路客车上标配ECO-driving节油驾驶提醒系统,该系统全部由大金龙自主研发,与国内的其他节油产品相比,ECO-driving的使用成本非常低,导入简单,可以做到100%覆盖,等于在车上配备了一位节油驾驶专家,免费实时地对驾驶员进行指导,有利于驾驶员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将节油培训从孤立、零散的课堂和讲座培训转移到车载的连续实时培训,效果更好。另外,这个系统还具有一些基本的安全驾驶提示功能,如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空挡行车等等,通过系统适时的语音提示,对于提高客车运行安全、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也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大金龙公路客车的标配。
一个月之后,金龙车载电脑信息系统在所有后置发动机公路客车上全系标配;再过了三个月,全系智慧校车在北京面世;两个月后,在南京高调发布智驱系统。大金龙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速度越来越快,颇有“王者归来唯我独尊”的声势。
新机制开辟新空间
新科技研究发展部能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与公司对科技研发创造的良好环境密不可分。
陈晓冰告诉记者,新部门成立的第一项工作,是建章立制,制定考核及奖励标准,做好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同时,公司也给予他在人员招聘上一定的自主权。公司确立的5亿元对研发及设备方面的投入为陈晓冰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支持,另外大金龙在2010和2011年还获得国家各级政府对科研投入的1亿多元的补贴。这种对科研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在大金龙的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是空前的。以CAE分析软件为例,2010年大金龙引进的一些辅助设计软件,花费800多万元。2年来,这套软件在大金龙对客车的车身骨架优化、轻量化、空气动力学、全承载等项目的研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陈晓冰对研发团队制订了严格的汇报制度,要求每人每周提交一份工作报告。“汇报内容除了归纳一周以来的工作内容,所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需要的资源等,其根本目的更是引导技术人员深入思考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可能,从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前进方向有基本的判断。这种思考也决定了新产品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