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金龙总经理郭仁祥从上任之初就与全体员工一起,勾画了公司发展的愿景:赋予大金龙“科技”的内涵,实现自主发展,参与全球竞争。龙翼平台的建立、“智驱”的诞生无疑是实现这个愿景的重要突破。回顾“智驱”诞生的过程,从技术疯子的坚持,到“快”与“慢”的艰难选择,从“智驱”上市前的好事多磨,到龙翼平台果实累累,大金龙的决策层和技术团队在坚持与坚守中谱写了一曲创新之歌。
金龙“智驱”
创新的过程充满艰辛,金龙“智驱”的诞生也不例外。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一份报告推动了一个决策,这个决策又生出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终于结出第一个硕果——智驱。整个过程充满艰辛,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片段。
“技术疯子”的坚持
在大金龙技术总监周方明看来,他所带领的技术研发团队,比较理想的结构是:99%的“技术工兵”加1%的“技术疯子”。“技术工兵”负责日常的技术工作,“技术疯子”不断提供创新的想法和点子。新科技研究发展部经理陈晓冰就是周方明认定的“技术疯子”。
陈晓冰的外表和举止文质彬彬,“疯”的一面体现在他的思维、创新理念和行事风格中。
拍桌子、大声争论、面红耳赤……很难想象,这种情景经常发生在大金龙技术部门的脑力激荡会上。正是在这样一个“不讲情面、没大没小”的脑力激荡会上,灵感不断被激发,新点子不断涌现,技术工程师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洗刷和提升。“在这样的场合,我希望自己的引导,能够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我需要做出选择,也就是在当前的人力、物力情况下,做出最符合市场需求以及现实状况的判断,并排出研发的先后顺序”,陈晓冰说。
很多客运公司的负责人还记得这样一位博士。临近2010年底,此人带着一摞每份12页共计101项的市场调查问卷,到客运公司进行市场调研。每到一地,他自己架设投影仪,自己发调查问卷,自己向用户讲解。这个人就是陈晓冰。“要做龙翼平台的时候,前期我花费了两个多月时间,做了全国60多个典型客车用户的市场调研,内容详细到调度功能的需求等方面。当时的很多构想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产品可以展示,但是不管到哪里,不管有几个人听,我都认认真真地跟他们交流,一笔一划地记下客户的想法。”陈晓冰说。
2011年4月,一份216页、10多万字的规划报告摆在了大金龙总经理郭仁祥的案头,这份报告详细涉及了车联网在大金龙技术发展中的规划,包括对国内外乘用车企业车联网技术的调研,以及国内外校车、物流等不同车型、不同行业诉求的车联网发展设计。其中仅仅一个车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就花了几十页来阐述。
这是陈晓冰整整三个月的呕心沥血之作,规划以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详细、准确、到位,直到现在,大金龙的新技术研发都没有偏离这个规划。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份报告里甚至包括了龙翼平台的广告策划案。他对自己的规划如此有信心,以至于在他的脑海里,龙翼俨然拥有了生命,只等进入市场了。
“快”与“慢”的选择
2010年下半年,大金龙总经理郭仁祥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车联网平台要“自主”还是要“拿来”?
当时,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风头正劲,大金龙的营销压力非常大,若是“拿来”即直接购买成熟的应用平台和车载终端,便可以在短期内快速进入市场,和竞争对手打个平手,但后果是继续发展要受到外购应用平台的约束。如果自主研发应用平台,不仅要花很长时间研发、试验、验证,比竞争对手慢半拍,还要花费很大的投资,冒很大的风险。
郭仁祥选择了“慢”。这个选择来自于大金龙对车联网特点和发展前景的深刻理解,对自主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们的研发是环环相扣的,没有对节油驾驶提醒系统的研发,我们就理解不了驾驶员的行为,无法判断车辆换挡区域配置等具体细节。正因为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龙翼平台才具备目前的升级能力。新技术的底层代码如果不是自己做的,在后续科技创新中就很被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出‘智驱’这么久了,还没有其他客车企业能跟上我们的步伐,没有出现类似的技术,这就是技术壁垒。”陈晓冰告诉记者。
“再给我一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