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

18年、10万辆--大金龙在自强中赢得尊重

发布于:2014-05-13 14:27 作者:顺腾达 点击:

9月2日,一辆白色XMQ6110Y客车(KO1-1)在缤纷的礼花中徐徐驶出,接受不同肤色汽车人的欢呼和祝福。它是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大金龙)生产的第10万辆客车,"金龙"也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累计产量突破10万辆的客车品牌。

  18年前,当大金龙决定进入客车制造业时,我国全国的客车年生产规模不超过5万辆,且制造工艺普遍简单、落后,是汽车业中不受重视的"小草"。18年后,客车不仅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中最具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之一,中国客车的世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大金龙18年的发展历程、10万辆的累计产量,就是最好的证明。

大金龙第10万辆客车下线仪式

  汽车工业的"编外行业"

  有一个故事,让许多金龙人至今不能忘怀。1992年夏天,刚刚出任大金龙总经理的庹新永带着财务经理、采购经理北上采购底盘。名义上是买,其实不如说是"求"。在当时,谁能买到底盘,谁就能生存发展。据知情者透露,为了让这个新企业生存下去,当时庹新永连下跪的心都有。

  有类似经历的又何止庹新永。18年前,时任交通部公路司客挂生产处处长的孟宪欣,就时常为客车底盘的事烦恼。"那时,连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底盘都不能保证供应。我每月都要去汽车厂'叩头'要底盘。"为了解决客车底盘问题,交通部干脆召集属下企业开发底盘。但生产所需的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总成仍是稀缺资源,照样?quot;求爷爷、告奶奶"。

  现已解体的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当时对汽车企业握有"生杀大权"。原主管综合规划的蒋成富回忆说,中国当时什么都缺,汽车工业首先要解决"缺重少轻"的问题。卡车都供不应求,客车的计划要求只能往后放。"七五"规划曾将汽车工业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这仅指卡车而言,连轿车都未被纳入规划的视野。

整齐大方的灌南新厂区楼盘

  少几分约束 多几分开放

  作为"编外行业",客车行业享受到的政策保护自然是汽车工业中最少的。但也正因如此,中国客车行业的发展少了几分约束,多了几分开放。

  与轿车业一样,中国客车行业也曾涌起合资合作的高潮。原中汽联合会负责企业规划的杨振声回忆说:"当时,对客车的合资引进项目,只要没有问题我们都批。"这种相对开放的管理态度,不仅让中国客车企业经历了更多的市场风雨,也促成了中国客车企业的自主发展。如今,中国客车市场没有被洋品牌所主导,中国客车产品更迎来了规模出口的时代。

  有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当初"到处求人"的尴尬和"不受重视"无奈,促成了大金龙、宇通、小金龙等自主客车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颇具实力的自主客车企业,中国客车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7月23日,科技部、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了全国首批创新企业试点工作。此后的8月17日 ,厦门成为商务部、发改委认定的首批8个汽车出口基地城市之一。显而易见,厦门能够榜上有名,客车功不可没。

灌南新厂区生产车间

  靠自主争来的"幸运"

  近一两年,中国客车的批量出口颇为引人关注,连国家政府要员都曾为中国客车的出口出力。有人说,中国客车企业真是"幸运"。但每一个中国客车人都知道,这种"幸运"是靠自主争来的。

  同样感觉"幸运"的还有大金龙。去年7月13日,吴仪副总理率团出访中亚四国,大金龙的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代表随团出访。

  的确,中国客车业是幸运的。相对轿车和卡车业来说,客车业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起步最早、成熟最快。更重要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客车业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自主发展的道路,也找到了在世界客车业的地位。

  如今,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中国已有3家,1万辆以上年销售规模的客车企业,中国也已有3家。难怪世界客车联盟主席LUK感慨地说,世界客车的未来在中国。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