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2011年厦门市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暨表彰会议在厦门市政府召开,会议对2010年度在经营效益、出口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了表彰,作为中国客车制造龙头企业之一的大金龙从厦门15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十佳工业企业”。这是大金龙在过去五年间第三次获得这一殊荣。在本次会议上,金龙清洁能源系列客车还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厦门市2010年度优秀新产品奖二等奖,“金龙客车”则获得了厦门优质品牌称号。
参加表彰仪式的大金龙副总经理徐向东告诉记者:历经23年发展,大金龙已经成为厦门工业一张耀眼的名片,公司现下辖三个生产基地和两家子公司,产品覆盖大中轻全系列客车、年产客车能力5万辆,是国内产品线最全、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领先同行的客车企业。2010年,大金龙共计完成销售额65亿元,实现净利润1.248亿元,上缴税收1.255亿元,在厦门市工业企业中名列前茅,为助力地方经济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大金龙副总经理徐向东(中)代表公司接受“十佳工业企业”表彰
大金龙技术部工程师(中)代表公司接受“厦门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誉
金龙清洁能源系列客车获厦门市优秀新产品奖二等奖
产业升级 规模效益大提升
2010年是大金龙搬迁到集美灌南汽车工业城的第5年,也是大金龙实现产业升级、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经营效益卓有成效的一年。这一年,在国内外经济回暖和客车行业复苏的大背景下,大金龙通过持续管理深耕、优化管理流程、全面实施成本管控,实现了供产销主链的优化,从内部管理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经营业绩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顺利迈进“两万辆俱乐部”,全年共销售客车23561辆,增幅达53%;实现销售额65亿元,增幅达32%,产销量增长均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大金龙能取得今日的成绩,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厦门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经济眼光和产业布局策略。此前,创业十多年大金龙虽然在国内外市场取得骄人的业绩,却没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2006年,在厦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金龙成功实施异地搬迁,进驻集美灌南汽车工业城,在占地60万平方米的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投产并下线第一辆客车。2007年,大金龙又全新开辟轻客事业版图,投资额2.8亿元,年生产量可达30000辆的轻客生产线正式建成。进军轻客市场后,大金龙坐拥厦门大中客、绍兴公交、厦门轻客三大生产基地,产品线覆盖4米到18米车型,年产客车能力5万辆,成为客车市场上产品布局最完整的客车企业。
事业版图的扩大使大金龙的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2006年36亿元、2007年45亿元、2008年52亿元、2009年50亿元、2010年65亿元,几年来,大金龙坚持快速反应的市场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战略、高举民族汽车品牌的企业战略,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企业年净利润连续5年超过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接达平均达到15%以上。
在经营效益逐年提升的情况下,作为厦门汽车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大金龙的社会贡献力同样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促进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方面,2010年大金龙共出口客车6484辆,同比增长82.4%,约占中国客车出口20%的份额,厦门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客车出口基地之一;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去年大金龙共缴纳税收1.255亿元,与2006年的8000多万元相比,增长了50%,在厦门工业企业中名列前茅,在大金龙的有效带动下,2010年,厦门汽车产业链的产值一举突破250亿元,成为厦门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极;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近五年来,大金龙向社会新增近2000个岗位,并且为厦门汽车工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管理深耕 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大金龙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公司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的水平必须迎头赶上。为此,大金龙积极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导入绩效管理体系、启动管理流程再造,对供应链、生产、销售、财务、品管、技术等环节进行全面改造,不断改善企业竞争环境,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